觀世音菩薩

觀音菩薩又稱觀音佛祖、觀世音菩薩、觀音大士等,據《觀世音菩薩門品》中記載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音音聲,皆得解脫─以是因緣名觀世音。」至唐太宗時,因為避李世民諱,故改名為觀音菩薩;宋徽宗時,當朝崇尚道教,將佛教佛陀改名為大覺金仙,其餘菩薩等改稱大士,故又稱為觀音大士;台灣民間則別有觀音媽、觀音佛祖等尊稱。

觀世音菩薩乃四大菩薩之一,悲心特甚,故亦稱大悲觀世音。初自印度傳入中國時,造型為陽剛男像,後隨著時間的變遷以及民間流傳的故事,在唐宋以後,造型逐漸轉變為如今常見的女像。實際上,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的,祂已經出離三界,不入輪迴,如《普門品》所說:「是觀世音菩薩,成就如是功德,以種種形,遊諸國土,渡脫眾生。」祂的應化完全是隨時,隨機而現,因此觀世音菩薩有種種不同的稱呼及造像,如:千手千眼觀音,十一面觀音,不索觀音 ...... 等等。而觀世音菩薩的應化神蹟更是成篇累牘,訴說不盡,因此在我們民間普受尊敬及愛戴。

南海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,其中典故須推溯至唐代。當時有一位和尚從日本遠來中國,至 山西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薩。有一天,這個出家人在一座寺院裡看到一尊觀音塑像,清淨莊嚴,心中非常喜愛,就想把這座觀音像帶回日本供奉,於是趁人不注意時,就把像帶走了。和尚拿到神像後,立刻買舟反日,不料船行至浙江省附近海面時,忽然海面出現無數鐵蓮花,使船隻進退不得,始終在原處打轉。

於是和尚請出觀音像,焚香祝禱說:「弟子實因日本沒有如此完美的菩薩像,才出此下策,目的只是讓敝國人民也能一睹風采,如果菩薩執意不願東去,那麼請示知意向。」說完起錨讓船任意漂流,結果船竟安全駛離了鐵蓮花,而在浙江省普陀山潮音洞附近停下。

時人因在山上建了一座庵堂供奉這座觀音像,並命名為「不肯去觀音庵」,這就是普陀山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開始。後來因為觀世音菩薩屢顯靈異,於是寺院、庵堂愈建愈多,普陀山終於成為專門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。

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第一補處菩薩,也就是繼阿彌陀佛之後,下一位極樂世界成佛的人,和阿彌陀佛及大勢至菩薩合稱「西方三聖」。

我國民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人極多,可說是最有「人緣」的一位菩薩,民間以二月十九日佛辰日、六月十九日得道日、九月十九日出家日為觀音媽日。